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

楢山節考 觀後感
(敬天愛人:感性中有理性;個人中有社會)

前言:
這一部片子,總是讓我想起老子道德經中的一段話:
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乎?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
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老子(道德經)

上面這一段話的意思是:
天地沒有任何偏愛,把萬物當成芻狗,讓它們自行榮枯。
聖人沒有任何偏愛,把百姓當成芻狗,讓他們自行興衰。
天地之間,正像一個風箱!雖空虛卻不致匱乏,一鼓動就源源不絕。
議論太多,很快就會走投無路,不如守中。

天地之間,人與各種生命生生不息。在眾生平等之中,人卻有著自己創造出來,延續自己生命的規則與儀式。讓人類的生命、生活、關係與行為,比起動物更加複雜而豐富。

於是我也體會「同理」的深度與廣度。回到自己的文化、歷史;也進入他人的文化與歷史脈絡中,而能彼此感通。在「忠」與「怒」中的「心」,原來是有「個人」,也有「社會」;並且在「個人」與「社會」互動中,得去建構出一個人我與共的規則(道/理)出來。
因此,同理從不是批判、審視;同理也不只知道、瞭解。同理是一種人我感通(情與理)中,在彼此辨認中前進(行動與實踐)。

角色:
利平(奶奶的先生)。
奶奶說:當年辰平15歲,利助5歲時。利平的媽媽正好69歲。當年旱災,生的女孩都賣出去,利平大概身體不好,無法背自己的母親上山。
然而實際上是辰平跟爸爸出去打獵,辰平勸爸爸背奶奶(利平的媽媽)上山,利平斥責辰平懂什麼?因此與辰平打了起來,被辰平殺了埋掉。
打獵突然消失(30年前)只留下一把槍。讓奶奶(阿珍)在村人中蒙受污名。

奶奶(阿珍)(巫:順天應人的巫)
在貧苦的年代,具有生產力的人,才有活下去的意義與價值。奶奶是一個健康、有生產力的老人。代理著村人(這一群人)的意識型態。努力生活、維持人倫、相信傳說。
辛苦一輩子,操持家務;在找到合適的傳人(阿玉)之後(最後連抓魚密技都交給阿玉後),更加堅定上山的決心(奶奶不惜撞斷門牙,讓自己的功能更少、更老(鬼婆婆),更像要上山的要樣子)。雖然處處表面上順著辰平,但是卻很堅持規矩。

辰平(長子,殺了自己的父親)
與母親的感情最好,是香火的繼承人。奶奶盛食物時,給最多東西的人。
奶奶苦心積慮地想幫辰平找續弦,好有人協助辰平持家,讓自己放下重擔。而辰平面對奶奶要上山的事實,則是很不願意面對。但是因為父親的緣故(利平不願意送自己的母親上山,而辰平與之爭吵,結果讓辰平殺了。因此沒有辦法送自己的媽媽上山,這一件事情讓阿珍(家)在村中蒙羞。),讓他面對與願意把媽媽送上山。

利助(次子,慾求不滿、體臭的次子;被介左及稱為「奧人」)
去找小白洩慾,意外聽到阿枝與阿枝先生的對話。阿枝的先生因為以為自己生病是因為先人打死搞大女孩肚子的男生,而男生有怨氣所致;因而請阿枝與村中的男人過夜贖罪。利助聽到,一方面跟大家說;另一方面期待不已。但是卻被阿枝跳過,而難過不已,到處搞破壞。身為哥哥的辰平請阿玉協助,但是阿玉不肯,最後是阿金婆答應奶奶,協助利助當一晚的男人。

伊竹(辰平的太太)生完孩子後去換果子,卻不幸意外死亡。
阿玉(辰平的續弦)
因為粗壯(粗壯的小腿;一手抱小孩、一手提起柴木),十分具有生產力的樣子。受到奶奶喜歡,甚至對阿玉示好,讓阿玉吃很多飯、吃魚。阿玉也努力操持家務,證明的能力(搶奶奶的工作,生火、磨米)。嘴裡對奶奶上山的事情說慢點,但是實際上高興接受努力準備。

介左及(長孫)
急著成家,先與阿松有孩子,但是因為阿松被埋,難過一下子。但是仗著長孫,很快就有新歡。
然而,要多一個人,便要少一個人(奶奶);介左及的歌唱,總是彷彿催促著奶奶快點上山。

阿留(二孫)

阿松(因為人口眾多,因此偷東西;結果全家被圍剿;之後被活埋)
阿松與介左及有了孩子,到介左及家吃飯(順便偷東西回家),但是因為食量很大,被阿玉說以後每人一份;偷東西則是被辰平發現,警告阿松未來不能再偷(蛇從屋子爬出,暗喻阿松不受主人歡迎)。之後阿松家事跡敗露奶奶藉由讓阿松送東西回家過夜,讓阿松跟家人一起被活埋。

阿金婆
生病時奶奶去探望,不希望自己病死,希望自己上山;結果病情痊癒,
幫助利助發洩慾望。

人口販子(賣媳婦給辰平,也帶走一個小孩)

觀後感:
一個俯瞰的蒼茫冬季;一個超然遠觀的起點。由遠景、中景到近景。

每一個片段中動物們(蛇、老鼠與貓頭鷹)的開場與隱喻的表現。蛇是家的主人,冬眠時(或許是餓死)被老鼠(大自然、慾望)吃掉;春天時蛇則是吃掉老鼠。當阿松的家被圍勦時,貓頭鷹(社會的規律,即便到了晚上,仍是炯炯有神。)則是補食老鼠。

大自然的生死循環,在春夏秋冬之中。冬天萬物寂籟、老鼠吃蛇;春天新芽、萬物交配繁殖(生)、老鼠被蛇吃掉(死)。生生死死,隨著季節交替循環不已。「人」自然不例外。冬天時奶奶編織的自己要上山的草席,辰平則是編織著上山要用的草鞋。春天時利助發現被丟棄在田裡的男嬰,說著村子裡的男人都像這被遺棄的男嬰一樣,卑微而無足輕重。

於是如奶奶說的:慣例就是慣例,不能光有慈悲心就可以。

極為貧困的物質條件,讓只有「長子」能夠娶妻生子。

阿松偷東西回家,家人也偷別人東西。不幸被發現之後,全家被活埋[1]。介左及怪罪奶奶,奶奶說自己冬天要上山。奶奶說出生活困苦,讓阿松與老鼠的孩子死去,冬天才能熬得過去[2]

「老而不死,謂之賊。」,讓上山成為必然,不(沒法子)去是可恥而蒙羞,去了最好遇到下雪(死得比較快),是蒙山神的祝福。於是長子送母親上山等死的悲劇有了莊嚴的意義與祝福。
於是,上山有了許多規矩:
一、一旦上山時不准講話
二、離開家時絕對不能被看到
三、上山之路是繞過後山的山腰,穿過「木冬」木爬上第三座山,就有一個池塘。繞三次池塘爬上階梯。
四、穿過一座之後是山谷,繞山谷二里半,途中有七個彎道,那裡就叫七谷。
五、越過七谷就是馬背,從那裡就是到楢山的路。楢山有路似無路,只要一直往上爬,神就在那裡。
六、從山上回來時,絕對不可以回頭看。
原來這儀式是人面對天地、面對生死的道路與規則。讓上山的人有路(希望、期盼與依歸)(宗教),讓下山的人有祝福(最好是下雪)(山神的祝福)。

後記:
這部片子讓我深思:
什麼是宗教?
什麼是真理?
什麼是生命?
什麼是意義與價值?
什麼是理性?
什麼是合宜的行為與規範?

我也彷彿理解到:
生命是真理與是人用生命與大自然對話、是個人的慾望與人群社會對話,而尋求的道與理。這其中自然是:感性(自然、慾望與情慾)中有理性(倫常、規範與道):道由情生、個人中有社會。

於是讓觀眾(我)能在一個彷彿如全知而感通的位置,看、聽、體驗與感受,讓些天、地、人在季節交替中的生生不息與故事。宗教、真理、生命、意義與價值、理性與規範盡在其中。
[1] 在物質條件苛刻的地方,物質十分珍貴。因此,大家動了私刑,活埋了阿松一家人。
[2]辰平與阿玉都難過的哭了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